“十四五”規劃出臺,融資租賃變革趨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我國未來5年乃至15年的發展目標、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描繪了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斗目標的前進藍圖。“十四五”規劃的出臺,或給融資租賃行業帶來一系列變革。
一、嚴守底線,建立新型風險模型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 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新冠疫情事件以及不斷變化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增加了風險分析的復雜性,對風險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融資租賃公司要在以往的傳統風險模型中,打破既定思維,建立新型風險模型,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嚴守風險底線。
二、修煉內功,塑造科技金融系統
十四五規劃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隨著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科技的不斷發展,要求金融企業要將科技手段運用到風控體系構建中,包括運用電子化流程提升審批效率,強化信息的數據化管理,綜合各類數據庫資源交叉檢驗,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構建科技化金融體系等。
三、著眼新型制造業,助力“中國創造”發展
全會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科技自主、產業鏈全面升級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融資租賃有“融物”的特征,天生與制造業匹配,未來在如半導體材料和設備、進口替代、高端裝備等行業的自主研發、升級換代過程中,融資租賃都將找到契合之處。
四、強化基礎設施改革,推進民生行業現代化進程
規劃指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2020年國家完成了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城鎮化規模初現。作為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基礎設施現代化改革,例如供水一體化、城鎮化,污水處理能力及范圍擴展,交通體系全面升級,諸如此類的更新換代都將為融資租賃行業帶來機會。規劃中更提出“平安中國”的概念,健全社會安防體系,未來可著眼于智慧城市、安防監控及智能眼方面,都是建設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五、加大醫療投入,側重養老及防疫領域延伸
規劃指出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國社會老齡化是整個社會大眾要面臨的問題,養老行業也必將受益于此。新冠疫情的爆發凸顯了國家在疫情防控領域存在的漏洞,主要涉及傳染病防治及社會安全衛生等方面,同時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生物科技、疫苗研發及創新醫療產業鏈,都可作為融資租賃發展的重點領域。
六、構建內生循環,促進國內消費繁榮
全會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國際環境復雜不定,疫情形勢不明朗,中國國內經濟在近半年內體現的強勢復蘇跡象,彰顯著我國內需規模的潛力。新型消費模式、新型物流模式的不斷更新,都將給融資租賃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挑戰,使我們不斷融入新的經濟循環。
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融資租賃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需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經濟節奏,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保穩定、促發展,全面支持國家新型現代化建設。
作者:張丹陽 來源:中建投租賃
上一篇:一文看明白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有哪些要求和條件
下一篇:企業違約前應完成的24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