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金租行業逆周期風險管理----河北金租圓桌會之三
金融行業當前所處市場情況可謂前所未有的復雜,傳統行業調整,新興行業分化,美元加息、經濟下行、貨幣寬松、地產過熱,金融租賃公司的經營發展和風險管理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
但這些看似此起彼伏、雜亂無章的波動背后,仍然有周期行的規律在運行,近年來金融市場有過高漲的規模和速度,也有過讓人難忘的風波和震蕩,比如錢荒、剛兌打破、鋼貿光伏等產業風險集中爆發等,但是長遠看來,偶然事件、利率政策、監管政策可能會改變市場的節奏,但不會改變趨勢,趨勢總體仍由周期決定。
從本質上看,金融行業是典型的順周期性經營行業。所謂順周期性,大意是指在時間維度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形成了動態正反饋機制,金融業激發繁榮周期,也會放大蕭條周期。也就是說,金融業會加劇經濟的周期波動,強化金融體系自身的脆弱性。從2008年這次最近的國際金融危機也能看到,即使在西方成熟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中,其經營的順周期性是內在的。
自2012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束了近30年高達10%以上的高速增長,逐步步入以“結構調整”為基調的調整周期。就年輕的金融租賃行業而言,并未經歷過經濟周期及深度調整震蕩市場的考驗,應對不同周期的經營經驗相當匱乏,更有必要就此就進行務實研究,著手有效應對。
順周期性經營是金融行業的內在屬性
在傳統宏觀經濟學中,實體經濟被認為在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四種周期間交替運行。如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深、互聯網等新興科技的爆發以及政府經濟調控能力的累積,經濟周期劇烈變化的曲線有可能被一定程度的平滑,但經濟運行仍有明顯的擴張和緊縮周期。
簡單說,如果經濟處于擴張繁榮的時期,社會投資和消費等會呈現樂觀預期,各行業產銷活躍,金融行業的順周期經營即銀根寬松,增加杠桿;而當經濟處于緊縮調整期時,社會投資和消費等呈現悲歡預期,企業和市場都不景氣,供給和需求全部緊縮,金融行業則會捂緊錢袋,降低杠桿。
由于金融業的特殊性,更對宏觀經濟更有著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重大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例,通過信貸投放會引導社會資源流動,社會資源流動投射到宏觀經濟上,則可能加劇經濟周期波動。對于金融企業自身而言,其資產質量也因此具有鮮明的順周期特征。本輪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惡化與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如影隨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升至1.81%,連續19個季度上升,而且短期內還未看到轉好跡象。
金融租賃行業風險管理面臨巨大挑戰
與傳統銀行業相同,租賃業的經營發展也存在順周期性。在市場中企業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具有顯著的順經濟周期性,在經濟繁榮期,資產凈值上升,盈利大幅增加,各行業借款人的償債能力較強,資金需求較多,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低,為獲得更多利潤,租賃公司會將更多資金投放市場,風險逐漸積聚;當經濟處于低迷時期,市場供需緊縮,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借款人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高,風險逐漸暴露甚至爆發。
從國內的金融租賃行業來看,面臨著多重考驗。
首先,國內金融租賃行業普遍年輕,缺乏應對經濟周期轉變的經驗。國內金融租賃行業近一輪次發展可謂高速,2007年商業銀行開設金融租賃公司“重啟”時國內共有11家金融租賃公司,至今年上半年已開設49家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也在不斷膨脹,8年間增長超過70倍。從積極的方面看,金融租賃公司歷史包袱較輕,分享了宏觀經濟繁榮期的紅利。但從另一方面看,年輕的金融租賃企業并未經歷過經濟周期的洗禮和考驗,伴隨金融租賃規模的激增,存量資產質量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考慮到租賃項目期限較長,未來一些項目的風險可能還會持續暴露。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金融租賃公司的不良資產率開始逐步承壓,從2010年的0.49%開始到2016年上半年已攀升至0.98%。
同時,隨著金融租賃行業成員的持續增加,其租賃經營和租賃產品模式在同質化市場中與銀行及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導致金融租賃公司資金對特定行業和特定產品的投入過度集中。比如,金融租賃公司近年來普遍加大了對大型設備、傳統醫療、能源、基礎設施等行業的資金投放,可能也會使行業風險逐漸聚集。
此外,金融租賃行業是資金量占用巨大的行業,資金來源基本上來源于銀行借款,成本比傳統銀行高很多,而且資金來源往往是短期資金,但擁有和管理多是長期性資產,如飛機、船舶、設備等,存在明顯期限錯配。當市場風險波動時出現市場價格反轉,有可能導致過去盈利在波動中消耗殆盡甚至虧損。
順周期經營憑趨勢,逆周期調整靠智慧
單向的順周期風控難以化解周期性風險。
從過往經驗來看,當實體經濟進入調整或緊縮周期時,信用周期也將出現階段特征,接下來金融系統需要收緊資金。這一階段,金融機構提升授信標準,對風險集中的部門將控制投放減小風險敞口,風險會更加集中于少數優良客戶,監管部門也會收緊各種風控指標,金融機構資本總量將因信用風險損失而減少,部分金融機構經營不善甚至虧損,最終信貸增長受到抑制。這一系列符合金融機構“趨利避害”本能的停貸甚至抽貸、斷貸等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或控制自身信用風險的暴露水平,但宏觀上則加快了風險在金融體系內的傳染與擴散,抑制經濟的恢復,導致風險從強周期行業波及到處在風險邊緣的領域,如這些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等。總體來看,這種單一的、順周期的風險管理,在一定范圍和時期內可能使局部風險得到控制,但從長遠和整體上看,卻可能助長整體風險的蔓延,甚至推動系統風險驟增。
從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國內銀行已經認識到順周期風險管理的局限性,特別近些年,我國鋼貿、光伏等行業都出現過貸款風險集中釋放的典型事件,這與多數銀行未建立系統的逆周期風險管理機制有關。從金融租賃的角度來看,能夠汲取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經驗和教訓也是需要發揮的后發優勢,要進行逆周期的風險管理行為,一方面用有效的資產結構調整貫穿經濟周期轉換,一方面創造和應用更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來更抵御系統風險。
對金融業而言,周期是朋友,不是敵人,所謂逆周期經營和風控的戰略,并非逆勢而為對抗周期,而是要培育更多樣的一整套經營和風控的管理框架,來分解和對沖風險。同時,當經濟和產業都處于緊縮周期中,同樣會孕育新的力量,當金融資源對接這些新興力量時就會出現“完美風暴”。
做好增量資產布局,配置逆周期管理工具
無論是出于自身經營考慮,還是助推實體經濟的穩定增長,金融租賃企業需建立更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其資產結構調整要能貫穿完整的經濟周期,資產結構調整力度總體保持穩定,不因經濟周期階段不同而出現過大波動;資產結構調整方向與經濟結構轉型方向保持基本一致,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契合度的持續上升。
(一)做好增量資產戰略布局
增量資產戰略布局是關系到租賃行業未來幾年能否有效提升經營競爭力的關鍵。在宏觀經濟上行期,金融行業的增量資產布局往往投入到產能快速擴張行業或運行過熱產業。而在經濟下行期,金融企業的增量資產缺乏投向指引,加上風險偏好回落,導致資金投放難度顯著增加,所以需要進行戰略布局,在戰略維度下尋找項目,考慮長遠布局。目前,市場上有幾個重要行業維度:
首先,是大環保維度。節能環保產業的崛起和人類環保理念的覺醒密切相關,全球在利用能源的過程中所引發的環境污染、大氣污染、疾病等負面效應使我們重新審視能源利用方式與方法,而相關科技的持續突破使得清潔能源形成了發展新格局。與能源利用息息相關的節能環保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跨產業、跨地域、多鏈條、多滲透的綜合新興產業。
同時,可以關注大數據維度。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繼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各個行業都需要通過對數據資源的收集、整理、挖掘,來提升效率。大數據設施已經成為和水電、交通同等重要的基礎設施,大數據行業并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將對舊的經濟模式進行顛覆和重塑,其中會出現好的市場機會。
此外,還有大健康維度。盡管國內經濟和投資增長放緩,但隨著國內在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老齡化趨勢逐漸深化等推動下,消費將是未來宏觀經濟的重要支撐。對于大健康產業來說,目前國內人均消費水平較發達國家有巨大的差距,需求正在逐步釋放。除了傳統的醫療用品,醫療服務,還包括健康保險跟管理行業。再寬泛的看,體育、旅游、養老等等針對“健康、快樂”生活方式的行業都有潛力成為新興行業的爆點。
(二)配置逆周期的管理工具
金融租賃行業業務模式相對簡單,更需要豐富自己的“管理工具箱”,來支持企業的逆周期的管理。
比如股權投資工具,近年來,商業銀行業已經對投資業務進行了較多探索,今年更進一步明確了“投貸聯動”試點。從實踐中看,股權投資是帶有明顯逆周期性質的投資工具,拿PE基金來說,其成立年份的經濟環境或市況越不佳,通常基金的投資回報反而越豐厚。股權投資周期更長,當經濟下行期資產價格處于低位時介入,從長期來看反而具有更多的安全邊際和更大的回報空間。
作者:李志厚 來源:河北金融租賃
但這些看似此起彼伏、雜亂無章的波動背后,仍然有周期行的規律在運行,近年來金融市場有過高漲的規模和速度,也有過讓人難忘的風波和震蕩,比如錢荒、剛兌打破、鋼貿光伏等產業風險集中爆發等,但是長遠看來,偶然事件、利率政策、監管政策可能會改變市場的節奏,但不會改變趨勢,趨勢總體仍由周期決定。
從本質上看,金融行業是典型的順周期性經營行業。所謂順周期性,大意是指在時間維度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形成了動態正反饋機制,金融業激發繁榮周期,也會放大蕭條周期。也就是說,金融業會加劇經濟的周期波動,強化金融體系自身的脆弱性。從2008年這次最近的國際金融危機也能看到,即使在西方成熟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中,其經營的順周期性是內在的。
自2012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束了近30年高達10%以上的高速增長,逐步步入以“結構調整”為基調的調整周期。就年輕的金融租賃行業而言,并未經歷過經濟周期及深度調整震蕩市場的考驗,應對不同周期的經營經驗相當匱乏,更有必要就此就進行務實研究,著手有效應對。
順周期性經營是金融行業的內在屬性
在傳統宏觀經濟學中,實體經濟被認為在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四種周期間交替運行。如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深、互聯網等新興科技的爆發以及政府經濟調控能力的累積,經濟周期劇烈變化的曲線有可能被一定程度的平滑,但經濟運行仍有明顯的擴張和緊縮周期。
簡單說,如果經濟處于擴張繁榮的時期,社會投資和消費等會呈現樂觀預期,各行業產銷活躍,金融行業的順周期經營即銀根寬松,增加杠桿;而當經濟處于緊縮調整期時,社會投資和消費等呈現悲歡預期,企業和市場都不景氣,供給和需求全部緊縮,金融行業則會捂緊錢袋,降低杠桿。
由于金融業的特殊性,更對宏觀經濟更有著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重大影響,以商業銀行為例,通過信貸投放會引導社會資源流動,社會資源流動投射到宏觀經濟上,則可能加劇經濟周期波動。對于金融企業自身而言,其資產質量也因此具有鮮明的順周期特征。本輪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惡化與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如影隨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升至1.81%,連續19個季度上升,而且短期內還未看到轉好跡象。
金融租賃行業風險管理面臨巨大挑戰
與傳統銀行業相同,租賃業的經營發展也存在順周期性。在市場中企業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具有顯著的順經濟周期性,在經濟繁榮期,資產凈值上升,盈利大幅增加,各行業借款人的償債能力較強,資金需求較多,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低,為獲得更多利潤,租賃公司會將更多資金投放市場,風險逐漸積聚;當經濟處于低迷時期,市場供需緊縮,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借款人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均較高,風險逐漸暴露甚至爆發。
從國內的金融租賃行業來看,面臨著多重考驗。
首先,國內金融租賃行業普遍年輕,缺乏應對經濟周期轉變的經驗。國內金融租賃行業近一輪次發展可謂高速,2007年商業銀行開設金融租賃公司“重啟”時國內共有11家金融租賃公司,至今年上半年已開設49家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也在不斷膨脹,8年間增長超過70倍。從積極的方面看,金融租賃公司歷史包袱較輕,分享了宏觀經濟繁榮期的紅利。但從另一方面看,年輕的金融租賃企業并未經歷過經濟周期的洗禮和考驗,伴隨金融租賃規模的激增,存量資產質量在新形勢下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考慮到租賃項目期限較長,未來一些項目的風險可能還會持續暴露。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金融租賃公司的不良資產率開始逐步承壓,從2010年的0.49%開始到2016年上半年已攀升至0.98%。
同時,隨著金融租賃行業成員的持續增加,其租賃經營和租賃產品模式在同質化市場中與銀行及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導致金融租賃公司資金對特定行業和特定產品的投入過度集中。比如,金融租賃公司近年來普遍加大了對大型設備、傳統醫療、能源、基礎設施等行業的資金投放,可能也會使行業風險逐漸聚集。
此外,金融租賃行業是資金量占用巨大的行業,資金來源基本上來源于銀行借款,成本比傳統銀行高很多,而且資金來源往往是短期資金,但擁有和管理多是長期性資產,如飛機、船舶、設備等,存在明顯期限錯配。當市場風險波動時出現市場價格反轉,有可能導致過去盈利在波動中消耗殆盡甚至虧損。
順周期經營憑趨勢,逆周期調整靠智慧
單向的順周期風控難以化解周期性風險。
從過往經驗來看,當實體經濟進入調整或緊縮周期時,信用周期也將出現階段特征,接下來金融系統需要收緊資金。這一階段,金融機構提升授信標準,對風險集中的部門將控制投放減小風險敞口,風險會更加集中于少數優良客戶,監管部門也會收緊各種風控指標,金融機構資本總量將因信用風險損失而減少,部分金融機構經營不善甚至虧損,最終信貸增長受到抑制。這一系列符合金融機構“趨利避害”本能的停貸甚至抽貸、斷貸等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或控制自身信用風險的暴露水平,但宏觀上則加快了風險在金融體系內的傳染與擴散,抑制經濟的恢復,導致風險從強周期行業波及到處在風險邊緣的領域,如這些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等。總體來看,這種單一的、順周期的風險管理,在一定范圍和時期內可能使局部風險得到控制,但從長遠和整體上看,卻可能助長整體風險的蔓延,甚至推動系統風險驟增。
從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越來越多國內銀行已經認識到順周期風險管理的局限性,特別近些年,我國鋼貿、光伏等行業都出現過貸款風險集中釋放的典型事件,這與多數銀行未建立系統的逆周期風險管理機制有關。從金融租賃的角度來看,能夠汲取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經驗和教訓也是需要發揮的后發優勢,要進行逆周期的風險管理行為,一方面用有效的資產結構調整貫穿經濟周期轉換,一方面創造和應用更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來更抵御系統風險。
對金融業而言,周期是朋友,不是敵人,所謂逆周期經營和風控的戰略,并非逆勢而為對抗周期,而是要培育更多樣的一整套經營和風控的管理框架,來分解和對沖風險。同時,當經濟和產業都處于緊縮周期中,同樣會孕育新的力量,當金融資源對接這些新興力量時就會出現“完美風暴”。
做好增量資產布局,配置逆周期管理工具
無論是出于自身經營考慮,還是助推實體經濟的穩定增長,金融租賃企業需建立更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其資產結構調整要能貫穿完整的經濟周期,資產結構調整力度總體保持穩定,不因經濟周期階段不同而出現過大波動;資產結構調整方向與經濟結構轉型方向保持基本一致,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契合度的持續上升。
(一)做好增量資產戰略布局
增量資產戰略布局是關系到租賃行業未來幾年能否有效提升經營競爭力的關鍵。在宏觀經濟上行期,金融行業的增量資產布局往往投入到產能快速擴張行業或運行過熱產業。而在經濟下行期,金融企業的增量資產缺乏投向指引,加上風險偏好回落,導致資金投放難度顯著增加,所以需要進行戰略布局,在戰略維度下尋找項目,考慮長遠布局。目前,市場上有幾個重要行業維度:
首先,是大環保維度。節能環保產業的崛起和人類環保理念的覺醒密切相關,全球在利用能源的過程中所引發的環境污染、大氣污染、疾病等負面效應使我們重新審視能源利用方式與方法,而相關科技的持續突破使得清潔能源形成了發展新格局。與能源利用息息相關的節能環保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跨產業、跨地域、多鏈條、多滲透的綜合新興產業。
同時,可以關注大數據維度。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繼土地、能源之后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各個行業都需要通過對數據資源的收集、整理、挖掘,來提升效率。大數據設施已經成為和水電、交通同等重要的基礎設施,大數據行業并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將對舊的經濟模式進行顛覆和重塑,其中會出現好的市場機會。
此外,還有大健康維度。盡管國內經濟和投資增長放緩,但隨著國內在居民收入持續增加、老齡化趨勢逐漸深化等推動下,消費將是未來宏觀經濟的重要支撐。對于大健康產業來說,目前國內人均消費水平較發達國家有巨大的差距,需求正在逐步釋放。除了傳統的醫療用品,醫療服務,還包括健康保險跟管理行業。再寬泛的看,體育、旅游、養老等等針對“健康、快樂”生活方式的行業都有潛力成為新興行業的爆點。
(二)配置逆周期的管理工具
金融租賃行業業務模式相對簡單,更需要豐富自己的“管理工具箱”,來支持企業的逆周期的管理。
比如股權投資工具,近年來,商業銀行業已經對投資業務進行了較多探索,今年更進一步明確了“投貸聯動”試點。從實踐中看,股權投資是帶有明顯逆周期性質的投資工具,拿PE基金來說,其成立年份的經濟環境或市況越不佳,通常基金的投資回報反而越豐厚。股權投資周期更長,當經濟下行期資產價格處于低位時介入,從長期來看反而具有更多的安全邊際和更大的回報空間。
作者:李志厚 來源:河北金融租賃
上一篇:韓勇:汽車融資租賃的機遇與挑戰
下一篇:融資租賃專業人才需要的“6個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