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中小微企業成租賃業創新風向標
在國家大力提倡壯大民營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號召下,集中力量進軍中小微企業市場,成為租賃公司業務布局的新“藍海”。
但需注意的是,進入中小微企業市場并非一蹴而就,租賃公司需在充分研究市場的基礎上,建立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尋找業務的盈利點,方可實現高質量服務中小微企業和轉型發展的雙贏。
中小微市場是租賃公司業務轉型著力點
2018年,隨著行業監管走向統一,融資租賃行業迎來了深度轉型調整期,尋找新的宜租領域和細分市場成為租賃公司創新發展的著力點。
建倉中小微企業,可以成為時下租賃公司創新的風向標。
過去10年來,以資金融通為主的售后回租業務大幅度興起,帶動租賃業資產規模和市場體量快速擴張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今年以來,租賃風險項目集中出現、人才緊缺流失再現,業內從業者都在呼喚更理性的租賃市場回歸。
作為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小微企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國經濟的活力在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的活力則在中小微企業。實際上,中小微企業既需要融資,也需要融物。融資租賃是以設備為核心的資產金融,集融資與融物于一體,其市場定位和業務定位都決定了租賃將朝著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方向發展。
近幾年來,在金融領域,中央及各級主管部門越發重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創新利用租賃這一工具,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設備租賃和融資支持,有效填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之間的短板。
行業內已有不少租賃公司開始切入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如平安租賃、中關村科技租賃、江蘇租賃等,均在中小微企業市場有所深耕,并形成了一定的自身發展特色,實現了較好盈利。
將業務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實際上,對于任何一個金融行業而言,與中小微企業合作,在初期可能都因為中小微企業資金不通暢、財務不透明和相對較高的信用風險產生“畏難”情緒。
融資租賃公司也不例外。Orion First&Mintaka Financial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戴夫·舍費爾坦言,中小微企業這個市場確實有一定的風險,在和小微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違約情況。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租賃公司做中小微市場需要有一定的膽識。租賃行業的平均周期是3到5年,但很多中小微企業的平均生存周期往往低于這一租賃生命周期,這也使得租賃公司“望而卻步”。
但是,從長遠來看,需正視的是,風險始終和金融相伴相生,“任何行業和企業,只能有為,才能有位。”光大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副總裁戴秋生稱,租賃公司需要有長遠的目光,不能局限于一時的市場空間。在知道市場風險的情況下,通過有效管理,可以控制和覆蓋風險,同時也可打開新的業務盈利點。
宜信普惠融資租賃總經理毛方竹也表示,切入任何市場,都會產生風險,投資農業更是風險高、見效慢,但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是可以實現較好的盈利。
比如,在做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機械設備租賃業務時,通過長期的跟蹤和對行業的深挖,在產品設計中融入風險管控理念,在試錯中迭代更新業務模式,出現問題后及時總結,再考量整個業務收取的資金,如果剔除掉包括風險成本之后的所有成本之后,還有所盈利,那么就證明這一業務是可以持續發展的。
專業化管理提升服務市場水平
實際上,要進一步服務好中小微企業,使其成為租賃公司新的增長點和盈利點,租賃公司還需在很多方面加以努力改變,這將對租賃公司的客戶選擇能力、業務模式組合能力以及風險識別能力都提出新的考驗。
更好地理解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做好市場分析是服務好客戶的第一要求。比如,在服務中小微客戶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小額交易。戴夫·舍費爾表示,比如,單筆4萬至5萬美元的交易,就需要租賃公司更好地去了解資產和設備的性質,做好內部流程控制,提升租賃合同的嚴謹度和專業化服務能力,以備在出現違約的情況下更好地將其變現。
高質量服務中小微企業、精準解決其融資融物的需求,租賃公司需在細分市場里繼續深耕。浙江稠州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高傳義建議,租賃公司需要將目光放長遠,在對市場形成認真判斷分析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的創新業務手段,包括使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手段,提升系統性服務能力、系統性業務能力、系統性風控能力和系統性的資產處置能力。
此外,毛方竹表示,開拓中小微企業市場,還需要業內的租賃公司開放心懷,找到各自適合的細分領域后,攜起手來在資金、人才、科技等諸多方面優勢互補、達成合作,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協作共贏的行業生態圈,以此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p#分頁標題#e#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上一篇:“租投”聯動 融資租賃轉向中小微
下一篇:2019中國中央最新任命來了!(最新版附超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