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租賃公司如何將資本金應用到極致
目前城商行、中小租賃公司、農商行、村鎮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在經濟下行周期,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
行業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但是優質資產卻持續稀缺。到底是放大風險尺度做細分市場發揮比較優勢賺取高額息差;還是走穩健路線,薄利多銷做單筆比較穩健的國企?
高風險的資產,一般流動性不高;在實踐中通常是做成資產包,提高分散度達到一定的程度,然后使用證券化的形式實現銷售;亦或是使用有追保理的形式單筆轉讓;低風險的資產,無論是銀行質押、還是保理轉讓以及證券化,都具有較大的操作空間。
以最常規的銀行質押為例:在保證充分流動性的情況下,一筆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賬面息差收益在300-400BP是很正常的。(市面上這種機構的融資成本一般在7%左右,最終成交以注冊資本500萬元的工業企業為例,成交貸款票面利息當下一般在10-11%左右)
但是,問題出在這種小微貸款基礎資產,拿到股份制銀行或者五大行辦理質押融資,其質押率將打極大的折扣,一般是不足三成的。杠桿率是1.3倍。因為小微信貸資產本身沒有較好的安全性,所以融資銀行一般給予該金融機構的融資利率比照給予該金融機構的信用利率。如果資產每年能周轉3次,按照授信利率依然是7%核算,杠桿率為1+ 0.3 + 0.3*0.3=1.39。年度總盈利為綜合收益率 * 票面利率 = 1.39* 10% =13.9%,年度總資金成本為7%*1.39=9.73%,年度總收益率是13.9% - 9.73%=4.17%
假設同一家資質的金融機構如果投放條線投出去的是較大規模風險可控的國企、上市企性質的信貸資產,(一般較大的國企或上市企業的綜合成本控制在6%,其構成一般是票面利息5%、綜合咨詢費1%。按照金融機構內部FTP線7%核算,則息差是-100BP)假設息差是-100BP。
從賬面上看,該單體項目是虧損的。但實際卻未必如此。因為此類項目再融資的質押率較高,一般能夠達到70%-80%。如果按照較低的質押率70%核算,則每周轉一次可以使用的杠桿是1.7倍。如果資產每年能周轉3次,因國企或上市企業基礎資產質量很好,所以質押授信利率一般為4.5%(按照當下資金面估算)。則杠桿率為 1+ 0.7 + 0.7 *0.7 = 2.19,綜合資金成本為 (7% *1 + 4.5% *0.7 + 4.5% *0.7*0.7 )/2.19=(7% + 3.15% + 2.205%)/2.19 =5.64%; 年度總收益率為 2.19 *6%= 13.14%,年度總資金成本 =5.64%*2.19 = 12.35%。綜合收益率為 13.14-12.35 =0.79%
依然按照上例,如果假設是一家資質較好的中型金融機構,其信用授信成本按照4%核算,則:
綜合資金成本為 (4% *1 + 4.5% *0.7 + 4.5% *0.7*0.7 )/2.19=(4% + 3.15% + 2.205%)/2.19 =4.27%; 年度總收益率為 2.19 *6%= 13.14%,年度總資金成本 =4.27%*2.19 = 9.35%。年度總收益率為 13.14-9.35=3.79%
由上可見,如果小微金融機構能夠保證基礎資產的流動性,其盈利空間可以略超過一般的中型金融機構。但是這種微小的利潤差距是無法覆蓋人員操作成本的(單體項目的操作成本基本類似,因此小微企業操作成本較高)。所以,累加上操作成本,兩者基本持平。
目前,小微信貸基礎資產、租賃資產、汽車金融資產、消費金融資產、商業保理金融資產如果在銀行授信層面難以拿到授信,還可以選擇資產證券化的手段將此資產變現。如采用資產證券化手段,則其杠桿率一般超過3成,一般可以達到7成,最多可以高達八成五。按照目前的資金面,優先和夾層的綜合價格(以AA為例),可以控制在7%以內,接近銀行給予小微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因存在發行費用,整體資金成本會抬高約1%-1.5%);如果能夠結構設置合理(比如在投放階段約定劣后級由企業代持),還存在出表的可能。
對于純資產轉讓性質的交易類型(比如有追保理和無追保理),則可以實現“100%的質押率”。不過,因為目前“營改增”出臺,對特定類型的資產轉讓造成了稅務上的障礙和風險。比如回租資產向商業銀行的轉讓;汽車金融資產、保理資產向商業銀行的轉讓,嚴格按照目前稅法都存在雙重征稅的風險。
雖然如此,因為目前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基礎資產的流動性的確增強了。
因為金融機構的融資成本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尤其是初創的金融機構,其融資成本主要和股東背景有關。因此:
股東不夠強大的、風險厭惡型追求穩健收益的,一般做大而穩健的項目,收益率年度在1%左右;
股東不夠強大的、風險偏好型對收益有一定要求的,一般做小微客戶或者股權投資類項目、收益率保守估計在4%左右;
股東強大的,當然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在經濟下行周期和新常態下,小微金融機構更需要節約使用資本金,適當的放大杠桿比例。通過和資本市場的充分結合,走輕資產運營模式,才能四兩撥千斤,避免和大中型金融機構的正面交鋒,實現和大中型金融機構的互利共贏。
作者:袁皓和賈麗煒 文章來源:金融租賃風向標
培訓公告 |
6月17-18日 |
北京—永興花園飯店 |
全面營改增后融資租賃稅收難點籌劃與多元化資金籌措實務操作高級培訓班 |
歡迎垂詢 133-3106-9587 楊志軍 |
或登陸http://www.syslib.net了解課程詳情。 |
上一篇:飛機融資租賃是什么?
下一篇:融資租賃企業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