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模式創新:金融裂變下的商業藍海
當前,順應國家“互聯網+”戰略,伴隨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融資租賃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又一個全新熱詞——憑借融資租賃對實體經濟的巨大作用,以及互聯網金融本身資金融通的強大優勢,互聯網金融與融資租賃迎來全面融合發展。
作為被國際公認的第二大融資工具,融資租賃對緩解國內龐大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加快企業設備更新,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巨大作用;而融資租賃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將放大融資租賃本身作用:依托互聯網平臺,一方面將打破時間空間上各方金融需求的信息壁壘,加強企業金融需求精準對接,極大提高投融資效率;另一方面,在加深國內融資租賃特色化、專業化發展的同時,通過創新和技術革新可以培育新的競爭力。
觀察目前行業發展,在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國內融資租賃的創新發展將呈現常態化。基于產業金融需求的挖掘,各種金融創新模式已經開始催生。根據資料顯示,現有創新模式中,以行業中專注不動產融資租賃發展的放心貸金融最為典型,憑借在房屋、汽車等不動產領域的率先創新發展,放心貸目前已經在相關細化領域發展成為行業巨頭;此外,綠能寶首創的互聯網委托融資租賃模式,也為能源領域融資租賃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除上述模式之外,包括其他領域的大型農業設備、醫學設備等融資租賃相關企業也正積極與互聯網金融進行融合發展。
針對目前融資租賃行業的創新發展,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新模式對產業金融需求的特色化設定是相關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的主因。以較為典型的放心貸金融為例,其利用“互聯網+金融+不動產”的全新模式,基于產業金融需求特征,將房屋、汽車等細化市場的投融資需求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整合,來為細化領域產業鏈提供金融服務,模式區別現有行業單純概念化金融投資服務,用線下產業為支撐更能獲得持續性的發展。
實際上,目前市場現有創新模式的快速發展背后,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內融資租賃行業多年來的緩慢發展——受市場相關因素的制約,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一直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根據權威機構的估算,截止2014年底,我國融資租賃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并且正以每年50%的增長率迅速發展,而按照目前發展速度到2017年,相關市場空間將迅速增長至5萬億元。另外,從市場滲透率方面來看,目前美英等發達國家的融資滲透率已達到50%以上,而中國尚未達到5%,國內的融資租賃產業發展正呈現一片藍海。
目前,面對市場發展現狀,政府層面已經確立了融資租賃發展的主要方向,為行業創新發展吹來一股強大東風。幾周前,國務院出臺的88號和89號文件,確立了加快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措施,相關措施放出的信號非常積極,鼓勵和支持的態度也非常明確。從政策層面看,相關指導意見主要明確了融資租賃發展四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改革制約融資租賃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加快重點領域融資租賃發展。三是支持融資租賃創新發展。四是加強融資租賃事中事后監管。
對于融資租賃發展而言,政府層面對融資租賃未來發展的戰略確立,無疑將極大推動市場發展并促進市場釋放。而針對市場方面發展,有市場專家推斷,在新形勢下,融資租賃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風向標,互聯網金融與融資租賃的對接兼顧金融屬性的專業性,又同時擁有互聯網屬性的開放性和普惠性,未來憑借行業創新發展及政府層面政策利好,創新金融模式裂變出的新商業藍海,相關企業對細化領域的逐步創新及發展,將使融資租賃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又一個被重新定義的行業。
(來源:北京中益恒達)
上一篇:關于融資性售后租回交易的研究
下一篇:融資租賃的方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