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租賃業步入強者恒強時代
曾經高速增長的中國租賃業,在經濟新常態下要繼續發展壯大,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那么,路在何方?相關專家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專業化和國際化將引領中國租賃業轉型升級,有質有量地做到世界前列。
利差為主業態難以為繼
1979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1980年年初,該公司完成了中國第一筆融資租賃業務。自此,中國租賃業誕生。租賃行業自從2006年起進入高速增長期,保持著50%至70%的增長速度。中國租賃聯盟在今年2月發布《2014年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顯示,據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3.2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52.4%。
租賃業從2006年至今的高速增長,一方面是由于租賃企業迅速增加,新成立企業的業務對行業增長速度的貢獻遠遠超過了成熟租賃公司業務增量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源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我國實施的4萬億投資所產生的巨額外部需求,引發租賃業務快速增長。
危中有機。在金融危機爆發后,渤海租賃大股東海航資本等國內租賃巨頭更勝一籌,敏感地判斷出此時為極佳的國際并購時機,以歷史較低的成本成功收購了時為世界第五大的集裝箱租賃公司Seaco、HKAC和歐洲第一大拖車公司TIP Trailer Services。
租賃行業與經濟正相關,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未來幾年租賃行業難以再保持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將下調至25%至30%。目前,相對成熟的國際租賃市場,我國租賃行業仍舊處于打資金戰、拼母公司關系資源的初級階段。租賃行業處于同質化競爭狀態,絕大多數租賃企業收益仍舊主要依賴利差收益,銀行系租賃企業憑借其股東支持依然令同行短期內難以望其項背。
呼喚專業化、國際化升級模式
縱觀我國租賃公司,規模偏小、家數偏多,致命的是很多租賃公司做成了金融百貨超市,產品嚴重同質化。而一味地降價使大多數公司經營慘淡。2014年,上海融資租賃行業協會對當地融資租賃公司的調查顯示,其中50%的公司基本沒有開展經營,25%的公司業務處于起步階段,僅有不到25%的公司業務正常。
反觀歐美國際成熟租賃市場,世界最大的船舶租賃公司馬士基船舶租賃買賣公司、歐洲最大拖車公司TIP Trailer Services和世界最大的專業租賃公司Aggreko等巨頭無一不是多年來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種領域,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是按百貨超市模式經營的。
作為中國第一批進入租賃行業的前輩,中國融資租賃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劉小勇日前表示,專業化是值得我國租賃業借鑒的國際成功模式。中國租賃企業需要專注于某一細分領域,為市場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并提供增值服務。“在專業化的基礎上,未來中國租賃行業的一個藍海就是國際化。”他分析,“目前國內市場是紅海,價格戰愈演愈烈;而國際化這片藍海是與"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高度契合的。”
渤海租賃總經理周鴻日前表示,作為行業先行者,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憑借專業的團隊和低成本的資金支持中國優質產能“走出去”。目前,渤海租賃境外融資成本只有3%-4%,而國內融資成本為6%左右。“獨立系”的渤海租賃國際業務收入占比已高達70%。這不僅令獨立系租賃公司羨慕,而且也令銀行系租賃公司和廠商系租賃公司側目。
曾任職于商務部歐洲司近20年,主管前蘇聯國別經貿事務的新疆華和國際商務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傳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中亞融資租賃市場廣闊。中方租賃企業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好租賃后續運營服務,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這樣租賃公司的利潤來源就不再僅是利差,還擴展到租賃后續的運營服務費用。如果租賃公司專注于某些特定行業和特定產品,獨立系的租賃公司將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行業面臨洗牌 強者勝出
雖然我國租賃行業年均增速放緩,但也要客觀的認識到目前國內租賃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滲透率僅為4%左右,而發達國家市場融資租賃業務的滲透率普遍在15-30%之間。2015年8月31日和9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了《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金融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上述文件首次提出,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的融資租賃業市場規模和競爭力水平要位居世界前列。
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租賃業的野蠻發展期已近尾聲,面臨整合與洗牌。諸如渤海租賃等行業巨頭將強者恒強是大概率事件。
渤海租賃2011年借殼上市,成為中國唯一一家租賃類A股上市公司。彼時,公司就確立了全球化發展戰略。隨后的5年,渤海租賃實施4次并購,先后把目前國際排名第21位HKAC、全球第六大集裝箱租賃公司SeacoSRL、全球第八大集裝箱公司Cronos 80%的股權納入囊中。最近一次并購,公司擬斥資162億元收購國際第11大飛機租賃公司Avolon 100%股權。Avolon與上市公司凈資產相當,相當于再造一個渤海租賃。
這期間,配合上述并購,渤海租賃完成多次再融資,累計融資70億元。渤海租賃國際并購與再融資的配合令廠商系、獨立系同行望塵莫及。2013年末,渤海租賃發起設立了擁有外債指標的橫琴國際融資租賃公司。自此,渤海租賃形成集金融租賃、內資租賃、外資租賃、經營租賃為一體的綜合性租賃產業集團,在國內尚屬少數。
在未來發展上,渤海租賃明確將深耕航空、船舶、集裝箱、基礎設施、汽車、醫療六大板塊細分市場。目前,渤海租賃通過并購,已成為全球最大集裝箱租賃商。渤海租賃表示將在其他板塊擇機復制這一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租賃非常重視風險控制這一租賃業的生命線,公司風控部負責人表示,公司已建立起一套完善風險管控模式,設立了6道防線,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確保不碰觸紅線。截至目前,渤海租賃不良資產率約為0.3%;而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金融租賃業不良資產率上升為0.77%。
當然,渤海租賃并不完全拼母公司資源,而是非常注重股東資源。在設立子公司的時候不選擇全資形式,渤海租賃都會以參、控股的方式吸納新的股東。這些股東有很多資源,甚至會反過來支持渤海租賃,從而避免其經營的單一化。
依托國家政策,通過一系列并購項目,渤海租賃成功搭建了橫跨境內外的集成租賃平臺,在飛機、船舶、基礎設施、大型設備等方面均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實現了公司的飛速發展。2011年,公司借殼上市之初,營業收入僅為10.69億元,實現凈利潤3.67億元;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在9.70億元。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一篇:2017年融資租賃行業達10萬億可期
下一篇:金融租賃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可擔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