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新高地”
近來,金融租賃政策春風勁吹。《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訂進一步放寬行業準入門檻,新的營改增“106號文”將全國規模上萬億元的售后回租業務解套。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已印發《關于加快飛機租賃業務發展的意見》,加快發展飛機租賃業要全面實施“三步走”戰略,使我國成為全球飛機租賃企業的重要聚集地……金融改革加速,讓年輕的融資租賃迎來了廣闊的發展機遇。
融資租賃是連接金融和實體經濟的最佳紐帶,對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小企業融資、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設備進出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去年以來,銀行系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發展可謂風生水起。工銀租賃交付飛機突破150架,將國內組裝大飛機首次出租境外,在飛機租賃等多領域展開合作;國銀租賃啟動與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3.5億元的商用車合作項目,涉及金額達20億元……23家金融租賃公司的資產規模已占到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的半壁江山。僅僅6年時間,許多銀行系融資租賃公司的凈利潤已高達數億元甚至幾十億元,成為資本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從概念上講,融資租賃指由承租人選定所需設備后,由租賃公司(出租人)負責購置,然后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租約定期交納租金。正是因為融資租賃具有融資與融物的雙重特性,它將毋庸置疑地成為連接金融和實體經濟的最佳紐帶。
“由于不少設備所需資金巨大,融資租賃在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所需設備、減少一次性支付資金壓力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表示,融資租賃直接服務于實體經濟,對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小企業融資、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設備進出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融資租賃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新高地”。然而,由于我國租賃行業起步較晚,前期一直發展緩慢,直至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頒行,引入了租賃行業主力軍——銀行系租賃公司,我國融資租賃業才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發達國家租賃滲透率約為15%到30%,美國租賃業的高速發展主要源于行業制度完善,如稅收優惠、會計制度通用等,加之美國金融市場機制成熟,人們對于租賃行業的接受程度更高。”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趙湘懷表示,我國融資租賃未來有望進入創新發展期,融資方式和交易模式的創新有望大量涌現。
新形勢下如何設置租賃業務的模式,以轉型創新促發展,是未來融資租賃業務的重點
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有關事項的公告》(即“37號文”)規定,融資租賃公司對當期收到的租金須全額開具增值稅發票,即全額征稅。而按照國稅總局“13號公告”規定,承租方在“出售”資產時不征收增值稅,就無法給出租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業內人士認為,這導致售后回租業務稅負大幅攀升。響應業內呼聲,財政部于年前緊急出臺“106號文”調整了“37號文”的原有規定,規定試點納稅人提供融資性售后回租服務,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
“‘本金不開票’將利好售后回租業,”中信建投分析師魏濤認為,對于融資租賃公司而言,進項稅可以得到明確,從而銷項稅和進項稅可以相互抵扣,消除了稅務處理的不確定性。售后回租業務恢復常態,將推動融資租賃業重回高速增長的軌道。“對融資租賃業而言,‘營改增’不僅完整了增值稅抵扣鏈條,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融資租賃的吸引力。”安永會計事務所中國間接稅部門的合伙人梁因樂表示,目前實行的稅收政策允許企業抵扣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將一定程度上擴大租賃業的盈利空間。
不僅如此,去年12月16日,銀監會已就《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在放寬準入方面,將主要出資人制度調整為發起人制度,以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包括民營資本)進入金融租賃行業。
融資租賃業已經走過粗放型發展時期,站在了轉型的十字路口,解決資金來源單一問題將有助拉長發展短板
6年的復蘇和發展,中國的租賃企業已經從初期的求生存、求規模的粗放型發展時期,轉向了求效益、求特色的精細化管理過程。然而,超常規擴張之后,經營結構不盡合理、融資渠道單一等行業挑戰卻逐漸凸顯,如何突破瓶頸,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融資租賃業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
我國目前使用境外融資渠道的主要是金融租賃公司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只有工銀租賃、交銀租賃等少數金融租賃公司在境外發行過美元債,但并未形成常態。
時至今日,國內融資租賃公司的資本金日漸捉襟見肘,目前行業的經營杠桿倍數基本達到監管紅線,融資已成為融資租賃公司共同的難言之痛,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發債,似乎都無法真正解渴。
如何沖破融資短板的掣肘,光大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潘明忠認為,應發揮金融租賃本身具有各金融子行業相互貫通發展平臺的優勢作用,形成多元化融資渠道和資產進駐渠道,要在資產管理上多做文章,推進資產交易市場和制度建設,走出一條資產流動、資本集約的發展道路來。
就融資租賃業務而言,集約化發展的重點在于拓寬資金流入。目前,融資租賃公司資金來源比較單一,主要是股東的資本金,項目資金則多數來自銀行短期貸款,間接融資占比高達80%以上,不僅成本較高,而且貸款期限短與資金占用時間長、回收慢的業務特點無法匹配。
“國外多通過租賃資產證券化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金杠桿率,租賃公司集約化,應該更多地體現為資金融入的集約化和資產的有效使用,依賴于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恒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思明表示。
融資租賃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的熱情高漲,然而制度卻遲遲未能落地。
“或許,未來幾年信托和租賃的融合將是一個亮點。”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信托業務部總經理施堅表示,目前他們考慮的方案是,直接融資主要靠資產證券化。從租賃公司現有的存量資產挑出一部分來,由信托通過私募市場賣出去,租賃公司產權明確、收益結構均衡、未來收益可預測的特點正符合其業務需要。
(來源:天津自貿區企業服務平臺)
上一篇:金融租賃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可擔當重任
下一篇:協鑫新能源與長城國興簽訂3億元融資租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