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租賃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醫療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
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里面,我們列出來10個主要的經濟體,醫療開支占GDP,中國是倒數第二,但我們的GDP是世界第二,如果醫療占GDP提高一個點,那么發展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在2013年人均醫療開支只有375美元,而美國是中國的25倍,為9255美元。
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廣大居民的消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醫療保健需求隨之提高,這是一個總體趨勢。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各國都要面臨著銀色浪潮的襲來,我國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就提前進入了老齡化,與發達國家先富后老的情況相反。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需要及時建立起老齡醫療服務事業。人口老齡化將會驅動醫療行業高速發展,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會極大的增加。
根據預測,中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比從7%將迅速提升至14%,總共用了26年。法國是用了100多年,日本是25年。根據聯合國[微博]預測,2014至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將凈增加2.04億,每年凈增加552萬人。在醫療服務的細分市場,中國醫療的信息技術市場是一個風口,展望國內外醫療事業的發展,信息化、智能化也將成為大勢所趨。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信息化建設成為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并對促進醫療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來,醫療信息化市場高速增長,社區衛生、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各省公共衛生事業系統建設成為了推動醫療行業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動力。2010年醫療信息化總投資96億,從2015至2019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9.3%。
信息化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有個明顯的產業升級換代過程,最開始的時候,信息化作為信息的儲存,比如原來財務系統是把紙質信息變為電子信息。第二個信息化是把信息儲存變為信息交流,比如醫生開好藥單之后,信息就會自動傳到藥房系統,藥房就會立即準備藥,付款信息傳到藥房,藥房就把藥給了病人,這是一個信息的交流。在美國已經進入第三代,信息的加工、儲備,特別是現代云計算、互聯網+,信息的加工,特別是運用大數據,醫院病人在某一個地方都會通過信息化手段,來進行相關數據的整合和分析。
2009年至今國家大力支持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研究制訂并出臺了一系列的醫改政策。2015年以來,我們抓了幾個比較重點的政策,包括《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我們對醫療政策的研究也會對今后的醫療,不管是醫療行業的深入發展還是醫療租賃行業的發展方向,都會起到比較大的指導作用。
目前中國醫療的支出穩步增加,預計到2018年中國醫療總支出將會達到61242億,從2014至2018年復合增長率也會達到14%。2009年至2013年占GDP從5.1%上升至5.4%,到2016年將會達到6.6%。
醫療租賃機遇與挑戰并存
機遇
1.在醫療設備租賃市場上的發展動力非常強大,首先就是老齡化帶來的醫療護理的巨大需求,醫療設備產業也是從中受益的一個分支產業。
2.中國不斷上漲的醫療服務需求直接導致現階段醫療醫療設備的需求。
3.中國政府大力投資醫療領域來滿足不斷攀升的國內醫療需求。
4.醫療設備在中國的資源分布十分不均衡。
5.醫療產業和醫療需求在政府投資的驅動下,中國醫療設備市場顯著擴張。
融資租賃是醫療設備采購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們分析主要是5個來源:
一、自籌資金
用于維持基本的運營。
二、科研資金
醫院有很多科研項目,就必須要買很多大型的醫療設備。
三、政府補貼
政府經常為醫院提供政府補貼,但政府補貼常常集中在集中招標的過程中,購買大型醫療設備。
四、銀行貸款
審批時間比較長,使用起來并不是非常方便。
五、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的采購資源可以既滿足臨床需求,又不加重醫院經濟負擔,已成為一種主要的醫療器械購買方式。
過去五年和未來醫療設備租賃行業發展的增長率,過去復合增長率32.7%,未來5年根據沙利文的數據,也會達到比較高的增長。
挑戰
1.政府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政府支持融資租賃服務在中國發展,但是為控制不平衡的醫療資源劃分,NHFPC發布了很多政策來限制公立醫院的過度擴張。
2.越發激烈的競爭
2002年我加入租賃行業,那時醫療行業已經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分支。但是當時大概就是十幾家租賃公司在做這個事,整個行業就是這個規模,現在3500家了。醫療租賃行業的發展規模和復合增長率非常快,但是把租賃公司的加數也作為復合增長率,那增長率肯定是爆炸式的,會超過行業的增長率,所以大家會感同身受,競爭越來越激烈,同質化的價格戰已經時時刻刻在上演。一方面是因為醫療設備租賃版塊是低風險,受經濟周期影響不大。這些優勢會吸引更多新的市場參與者加入該領域,將會導致巨大的價格戰和抓住有限優質客戶資源毛利低的現象,總體不利于醫療器械租賃領域的發展。
3.人才稀缺
十分缺乏復合型人才,也是制約了醫療租賃業的發展。
醫療設備融資發展的一些想法
設備融資為醫院創造價值
1.改善財務管理
人們會更加關注總擁有成本,他們不會看到這些醫療設備的資本成本或融資成本。比如能用5年,那么其中的維修成本會有多少, 人們也希望這些成本納入到協議中來,醫院會更加關注總擁有成本,他們會考慮到使用這個設備有多少成本,而不僅僅是購買時的成本。另外你能覆蓋到多少病人,每個病人的成本是多少,所以要考慮總的成本。
2.融資方案打包一些其他支出
我們要提供一些打包的融資方案,必須要考慮到“軟成本”,比如維修費、服務費或其他的信息技術成本,我們的租賃業必須要更多地考慮這些“軟成本”。
3.設備支出與診療效果和設備使用情況掛鉤
有些人會考慮到維修成本或者是時間風險成本,所以我非常相信診療效果會和設備支出掛鉤。
融資公司面臨的挑戰
1.在照顧廠商、醫院等多方利益的前提下創新融資服務。
如果我們只是問我們的員工,讓他們成為租賃專家還是不夠的,要讓我們的機構關注病人的需求,幫助他們提供一些好的商業模式。
2.提高風險控制專業性
之前談到很多租賃公司涌入醫療行業,因為這個行業看起來比較避險。我們在醫療衛生租賃行業,客戶的風險模型會比其他市場好一些。但并不是說醫療行業就沒有風險了,投資過多,尤其是在醫院領域,正如在國有企業過多的投資一樣,我們沒有辦法讓每一家醫院都盈利,實際上很多是不盈利的。我們也不能讓所有醫院都獲得政府的補貼,所以我們要謹慎地考慮如何管理這個領域的風險。有一些經驗不足的企業涌入進來,從事醫療設備租賃,但是卻沒有充分理解這個領域的風險。
其實有個不好的消息,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價格壓力,不過這種價格競爭不會是持續的。環球租賃了解到這個行業并不是沒有風險,我們會發現這一點,短期可能覺得競爭主要是靠價格,但是長遠來看還是會有更大的壓力。
3.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
關于市場潛力,其實市場規模是足夠大的,對每一個有理想的從業者來說,醫療服務行業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足夠你們來發揮。但是隨著市場的成熟,我們需要這些醫院能夠提供一些高水平的服務,同時降低他們的支出。因為我不認為,一個國家能夠以當前的這種成本持續促進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在有些城市可能是可以支付的,北京、天津當然沒問題,這種模式還能繼續。但是這個國家太大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支付起高昂的醫療費用,所以醫療行業還需要降低成本。當然我們要擴大服務領域,要花時間創造新的模式,從而幫助這些醫療服務機構提高質量,更好地服務病人。
上一篇:楊海田:明確行業屬性仍是融資租賃業首要任務
下一篇:中銀租賃向飛馬航空交付首批波音737-800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