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億級市場感召,融資租賃搭上了P2P!
導讀|為沖出略顯擁擠的紅海,越來越多的P2P平臺瞄上了融資租賃這塊“藍海”,作為創新金融的代表,融資租賃和P2P近來越來越成為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
為沖出略顯擁擠的紅海,越來越多的P2P平臺瞄上了融資租賃這塊“藍海”,作為創新金融的代表,融資租賃和P2P近來越來越成為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
融資租賃與P2P的合作分析
融資租賃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并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前者在歐美發達國家是僅次于銀行貸款的第二大金融工具,且因其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特性,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備受各國政府青睞。后者憑借互聯網金融”開放、平等、透明、便捷”等特質自07年進入中國以來迅速得到眾多投資人的推崇。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市場出現較為普遍且運作成熟的模式,主要包括融資租賃債權轉讓和融資租賃資產收益權轉讓兩類。
一是收益權轉讓的模式;融資租賃司作為項目發起人,將收益權轉讓于資產管理公司或者保理公司,之后資產管理公司或者保理公司再通過P2P平臺來對接投資端。由融資租賃公司向承租企業收取租金再按照合約定期向投資人還本付息,融資租賃公司賺取二者差價。在這個模式中,平臺并不承擔二次風控的角色,而是直接評估與披露融資租賃公司的資質和項目信息。
另外一種是債權轉讓的模式,在該模式下,承租企業直接在平臺上發起項目,平臺根據對承租企業的承租合同、盈利能力和租賃物做盡職調查,并把信息在平臺上向投資人披露;項目成立后,承租企業通過融資租賃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協議取得設備使用權,P2P融資租賃公司則把該筆融資租賃債權轉讓給投資人,承租企業再定期向租賃公司支付租金,該租金由P2P平臺或委托銀行代為監管,用以償還投資人。
在上述交易結構中,P2P平臺只是信息披露和交易撮合的角色,不能直接參與交易,而交易資金和支付賬戶則由平臺、融資租賃公司及其他第三方(銀行或第三方支付)一同監管,融資租賃公司和P2P平臺則可獲得一定的傭金收入;一旦承租企業不能支付租金,則由融資租賃公司收回設備,按照合同處置后償還投資人本息。由于承租企業向投資人直接發起的項目,在初期投資人對融資租賃風險把握不大的情況下,債權轉讓模式一般用于小型設備,比如農用機械、小型制造設備、汽車等融資租賃。
優勢互補下的創新新思路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融資租賃的合作是P2P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目前融資租賃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90%以上都是銀行,一般只有少量業績好、信譽佳的融資租賃公司才可能得到銀行貸款,資金及資本嚴重不足一直是制約融資租賃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而互聯網金融平臺是一個投資和募資的渠道,但優質資產端的獲取較為困難,而P2P結合融資租賃的交易結構本身就具有先天性的風控優勢。融資租賃的交易結構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承租人具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出租人享有租賃物件的所有權,由于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且物權要比債權人抵押更為有效與真實,風險遠低于一般性抵押貸款。如一些專注于汽車的融資租賃公司,車輛上都會裝有GPS定位系統,24小時追蹤租賃物的具體位置及方向,即使出現問題,回收及變現能力也較強。
所以這兩者的結合可以形成互補,在此背景下,融資租賃公司與P2P網貸平臺達成合作,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融資渠道,融資租賃市場前景可觀。未來融資租賃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資金需求量也會逐漸增加,與P2P網貸平臺的合作也會成為一種趨勢。但同時也要警惕該業務存在的風險,尤其是項目債權金額較大,流動性較差,因此對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實力有較高要求。
十萬億級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的租賃行業自2004年試點工作開放以來已逐漸步入高速增長軌道,融資租賃合同余額保持每年100%左右的增長率增長。結合過往的發展速度及目前國內的宏觀經濟環境,融資租賃的業務總量在2020年有望突破12萬億。
融資租賃行業未來的增長基礎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
1、經濟影響。最新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GDP六年來首次跌破7%。經濟放緩將導致部分建筑、工業等領域企業的經營現金流減少,而融資租賃因其購買設備后定期付租的經營特征,能夠為企業減少一次性購買設備的資金壓力,鑒于此未來融資租賃行業有著非常好的市場基礎。
2、政策導向。無論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還是李克強總理發言等政策導向都將直接拉動基礎設施建設。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7個國家承包項目3059個,涉及金額達到591.1億美元,同比增長約為30%,覆蓋電力工程、房屋建筑、交通運輸、通訊工程等多個基建領域。
所以,無論是融資租賃行業還是P2P平臺,萬億規模意味著行業的成熟度越來越高,P2P已身處紅海之中,競爭逐漸白熱化,平臺能否獲取優質資產端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關鍵。作為創新金融典型代表的融資租賃和P2P網貸平臺有各自的特有品質,把租賃行業的融資需求與P2P的投資需求互補對接,相信這是兩者聯合發展的最好道路。
文章來源:零壹財經
上一篇:華瑞租賃擬與九元航空簽訂15架飛機租賃協議 目錄價格14億美元
下一篇:楊海田:明確行業屬性仍是融資租賃業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