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類應收賬款管理的坑點都在這里了
一、傳統制造行業的應收賬款
1、基本情況
傳統制造行業接受下游客戶訂單進行生產制造、交貨所產生的應收賬款,此類型的應收賬款應該是持續、穩定地隨著銷售交易的進行而循環產生。
2、風險點及管控措施
1) 企業準入的管理:銀行或保理商應根據公司的風險政策管理,對買賣方企業規模、所涉行業、區域或其他因素,訂立相關的企業準入條件。
2) 應收賬款準入管理:根據各種不同交易模式及付款條件所產生的應收賬款,銀行或保理商也應訂立不同的準入條件,作為保理業務推動的依據。
3) 額度管理模式:保理業務牽涉到買賣雙方,所以不能單純的只管理賣方(融資人)的額度,應該交易雙方都要管理,舉例來說:「有追索權保理業務」需要核定「賣方保理預付款額度」及「買方的非承保額度」。若為「無追索權保理業務」則需要核定「賣方保理預付款額度」和「買方信用風險擔保額度」。
4) 保理預付款比例:指對受讓的全部核準應收賬款,同意支付的保理預付款與受讓的全部核準應收賬款金額之比。比例的決定應依行業特性、歷史應收賬款回款分析及利息、費用覆概率等分析后決定。
5) 保理預付款放款額=∑(每筆核準應收賬款金額*保理預付款比例)
6) 法人代表及實際控制人的個人無限連帶擔保責任,也就是對此保理融資的所有債務,提供不可撤銷的無限連帶擔保責任。
7) 買賣雙方與方或賣方與其他債務人因貨物損失、拒付、少付貨款、產生貿易或債務糾紛和追索時,應有詳細及完整的處理及管理程序,來保障保理資產的合法性。
8) 對買賣雙方發生經營性的風險警訊時,應于合同中明確保理業務的提前回購的觸發條件與機制。
9) 對于此類型保理業務采取「間接付款」。也就是發生「非買方企業支付此筆賬款」或「買方將款項直接付至非賣方的監管回款賬戶」,均應充分了解原因、即時評估是否有異常發生。
二、商超行業的上游供貨商產生的應收賬款
1、基本情況
在商超為買方的行業,典型是買方非常強勢、存在許多交易未及時付款的行業潛規則,這類型應收賬款往往時間短、交易量大;且存在許多應排除及特別注意的事項。
2、風險點及管控措施
1) 大型商超類企業在格式合同中都有債權轉讓的限制性條款,供應商對確權要求難以操作。
2) 供應商企業整體財務擔保能力較低;因此賣方法人和實際控制人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擔保是必要的條件。
3) 這個行業為解決銷售旺季前期采購資金的缺口,賣方可能會向買方申請預付款或用應收賬款貼現的方式,讓買方提前支付全部或一部分的款項,并收取一定費用(月息1%,即變相融資);這部分預付款在后期將直接用于抵扣掉賣方的應收賬款,后期應收賬款則可能出現負值。
4) 商超的上游中小型供貨商或生產廠,所產生的應收賬款普遍金額小、單量大、周期短,除非有良好的保理信息化平臺可以與買方供應鏈系統實時對接,否則操作成本太高,未來的操作風險出現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這是保理商進入商超行業的前提要素。
三、家電銷售行業的上游供貨商產生的應收賬款
1、基本情況
在大家電賣場為買方的行業,典型也是買方非常強勢,這類型應收賬款的結算方式有其特殊性,且習慣使用銀行承兌匯票為支付工具。
2、風險點及管控措施
1) 應收賬款余額的不確定性:和其他一般貿易不同,賣方的交貨總金額并不能作為實際應收的金額,還需要扣減掉當期折扣、場地費、促銷費等一系列賣場收取或抵扣的金額。如果單純以銷售金額作為放款基礎,則會面臨實際放款超過買方實際還款的風險。
針對這點,應在產品設計中進行處理,融資應按照開票清單上已排除退貨、折讓、預付等因素后實際賬款金額為基礎,理論上不存在應收賬款再縮水的風險;另外,賣方承諾到期未能足額償付時,可提供無條件回購。
2) 與商超行業相似,也會出現預付款直接抵扣應收賬款導致最終應收賬款為負的情況,保理公司將面臨當期無法取得買方銀承匯票而無法覆蓋前期放款的風險。
3) 為預防重復融資的情況發生,對買方以銀承支付的方式必須嚴格把控,以防止賣方到其他金融機構進行銀承貼現。
4) 為了防范上述風險要項的產生,保理公司應要求買賣雙方簽訂賬戶變更協議,將雙方結算賬戶統一為賣方與保理公司的共管賬戶,保理公司可監控其資金狀況,若出現預付款,則直接用于償付尚有保理本息,從而在資金源頭控制了可能發生的風險。
四、企業差旅服務產生的應收賬款
1、基本情況
差旅服務型公司以代替企業員工購買機票或酒店訂房為主要服務,因此對應的應收賬款基礎單證量非常大、金額很小、賬期很短,如何運用應收賬款池的管理方式,是此類應收賬款的核心重點。
2、風險點及管控措施
1) 信用風險:差旅行業處于上升期,符合國家長期經濟發展趨勢,系統性風險較小。
2) 對B2G(business-to-government)業務存在機票訂購后,會有改簽、退票、對賬等不確定因素,因此需要借用信息化平臺來進行歷史數據處理及核查,這種緩釋處理的能力是能否提供池保理業務的關鍵要素。
3) 流動性風險:企業和買方客戶之間賬期50-60天,而保理商給企業的是一年期的池保理循環額度,在未到期前應只單純的做應收賬款的替換,不涉及回款及放款,也就是未進入還款出池期時,理論上與信用貸款的差異不大,因此池保理業務唯有加強預警功能的設計與防范,才能有效的回避風險。因此:
A.回款賬戶確認并監管;監管戶每月流入現金與融資余額的覆蓋比例
B.系統數據對接賣方每日上傳出票數據與退票分析;
C.每月對賬,包括:當月出票額,買方企業,放款金額等數據統計與比對;
D.對每個G端客戶的同比或環比增長及衰退分析
E.乘機人、機票等異常分析
F.保理商有權隨時抽查所有與本保理相關的交易單據;
4)應收賬款質押和轉讓兩種方式下需要在買賣方關聯中通過業務類型的欄位標識來加以區分,質押下的發票錄入轉讓、融資等具體交易步驟沒有區別,出賬規則同轉讓業務,僅根據不同品種聯動不同的賬務科目,具體使用科目名稱及代號將由財務部配合提供。
五、商場的未來商鋪租金收入形成的應收賬款
1、基本情況
許多大型商場的商鋪承租時間長、家數多、每月有穩定的租金收入。
2、項目風險點及管控措施
1) 經營不確定性導致的回款金額不確定性。一些商鋪的租金收益水平短期主要受商戶個體經營等因素的影響,易造成違約事件的發生,如商戶變更經營地址、經營效益下降、壓縮門店等從而導致未來租金收益的變動,最后影響到應收租金回款及時性。
2) 商鋪經營權變動等因素導致的租金收益不確定性。與一般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同,商鋪出租經營建立在物權或經營權的基礎之上,在出現極端不利因素導致經營權的變動(如商鋪產權所有人變動、查封)情況下,未來的應收租金款具較大的不確定性,權益有受損的可能性。
3) 租賃合約成立后,租金款的最終確認與租賃合約后續的實際履行程度有關。舉例商鋪租金如果為 「按季先收」(也就是每季末提前支付下一個季度的租金)此筆收入的租金款項是屬于預收款,而未到付款點的租金收入屬于收益權性質。因此詳細查看合同中對提前解約、履約保證金、租金支付的規定條款,說明如下:
•履約保證金問題。商戶已預交出租方履約保證金,后續違約時履約保證金歸出租方所有,保理方無相應權益保障。
•部分租金款非固定。部分商戶租金標準與其經營收入掛鉤,存在一定的彈性。
•在確定應收賬款融資金額時,應考慮到上述因素,在租金基礎上,扣除相應的管理、維護費用,并考慮商戶中存在的個別違約因素合理確定融資金額。非固定租金部分,合理確定商戶的正常經營收入額,在此基礎上保守確定融資金額。
4) 租賃關系的真實性、租金回款的安全性等因素都會導致租金回款的安全性風險,因此須對每筆業務時核實租賃合約的真實性,應加強租賃備案合同的核實、現場核實等,確保租賃合約真實存在。
5) 要求賣方與租戶簽訂賬戶變更協議,將租金回款賬戶變更為賣方與我司的共管賬戶,對租金回款實施監控。
6) 對每筆業務涉及的商圈、商戶及賣方經營情況加強動態監管,以便根據情況作出相應處置措施,保證資金的安全。
來源:智信網
上一篇:看北銀金融租賃如何玩轉特色融資租賃
下一篇:激發資產交易活力 改進租賃業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