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實操:分成租賃的概念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與設備供應商簽訂購買合同,由供應商交付租賃物給承租人,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模式,租賃本質上是為了使用資產而非獲得資產提供融資,天然兼具服務和融資模式。
分成租賃是指,在某項租賃交易中,承租人先是在約定的期限內按約定的數額分期支付,稱“固定租金”;在該期限屆滿后,則承租人按并非租賃物原值而是銷售百分比、使用量、營業收入之類其它因素支付。這種支付,在國際租賃會計準則中稱“隨機租金”,在我國租賃會計準則中稱“或有租金”。
對于分成租賃,有以下認識:
一) 分成租賃中的或有租金,既不是融資租賃中作為承租人占有出租人資金的對價的租金,也不是其它租賃中作為承租人占有出租人實物的對價的租金。這里的或有租金,盡管名為“租金”,其實是投資收益。既然是投資收益,其數額當然不可能預先確定。而且,不僅可能是程度不等的利潤,也可能是虧損。總之,在這里我們所看到的,是出租人同承租人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正因此,所謂“分成租賃”,并非是租賃的任何類別,而只是租賃同投資的一種結合。這種結合,只要交易雙方意思一致,當然是可以成立的。只是就分成的部分而言,應該適用對投資活動的會計處理、稅收待遇以及監管政策;
二) 在分成租賃中,固定租金總額的折現值一定小于租賃物在起租日的價值,否則承租人不會同意出租人在收完固定資金的情況下,還來分享利益。據此可以確定,分成租賃中的租賃部分,一定只能是經營租賃,而不會是融資租賃;
三) 對分成租賃的市場需求,首先來自承租人。因為顯然,這種方式可以使得承租人的部分支付隨經營效果而異。較之不問經營效果的全部支付固定租金,可以減少風險。當然,在經營效果優異的情況下,其全部收益不能都歸自己。但是,相比之下,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至于說出租人,它之所以肯冒這樣的風險,一定是因為它確信承租人經營效果惡化的概率較低。而且,這里不僅有風險,尤其有機會。往往是,在分成租賃的情況下,出租人的綜合收益率會遠高于固定租金的收費方式;
四) 分成租賃作為經營租賃的一種方式,出租人或者設備制造商往往還會提供技術服務。對于這一類服務,都是要單獨收費的。而在租賃交易中,出租人為了彌補交易成本,往往會要在期初收取某種費用,對此,我們宜稱“租賃手續費”,以便同提供技術服務時的收費區別開來。所有這些收費,都應該同分成租賃中的分成區別開來。
光伏電站的開發運營類似于經營性物業,現金流穩定,適合引入融資租賃模式。融資租賃可優化運營商的資產負債結構和盈利模式,在提高杠桿的同時保持較高的信用評級。而且,如果引入分成租賃的模式則可能更有吸引力。
國內融資租賃與光伏電站的結合模式。融資租賃公司可為電站的建設運營提供直租和售后回租的服務。我們認為,租賃模式可提高電站項目的財務杠桿比例(二次加杠桿),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對電站運營商突破融資瓶頸具有重要意義。雖然資金成本的上升影響短期利潤釋放,但IRR和ROE都有一定提升。此外,光伏企業還能與融資租賃公司合資成立電站運營平臺,類似Solarcity與基金合作并進行利潤分成的模式,在國內尚未有先例。
以Solarcity、SunRun和Sungevity為代表的公司在美國加州和新澤西等地區開展光伏租賃業務,為用戶提供光伏系統的設計、安裝和維護,通過收取客戶的租賃費,在未來20年內獲得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對于用戶,通過該模式能以低成本或零成本獲得光伏發電系統,并在未來使用中減少電費支出。
在融資環節,Solarcity與Google、產業資本等投資的基金通過合資、轉租和返租的形式,解決了租賃模式在初期高投入導致的資金短缺問題。各類基金在合作中可享有政府補貼及項目的投資收益,參與積極性高。在運營環節,用戶以出讓屋頂為代價可獲取低電價的優惠,電力公司也能獲得(收購-銷售)電價差的效益。
Solarcity的租賃模式對國內有借鑒意義,但近期難以推廣。(1)不同于美國的ITC、加速折舊稅盾和綠色電力證書(REC),國內的FIT和度電補貼政策紅利在產業鏈上的分配不均衡。電站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是主要受益者,但投資方和終端用戶參與動力有限。(2)美國加州等地的日照資源和銷售電價“雙高”,是推廣理想地區。但國內銷售電價和日照資源呈負相關,影響電站收益率。(3)超過85%的美國居民擁有獨棟住房,而國內城市以商品房住宅為主,農村的用電需求和經濟相對較差,也限制Solarcity模式在國內的推廣。(4)國外資金成本低,7-8%收益率有吸引力,國內則不然。
總體而言,國內電站運營商在融資環節引入融資租賃模式,對民營企業在分布式電站領域突破融資瓶頸具有重要意義。Solarcity的成功與美國的特殊政策、電力、資源和經濟環境密不可分,其模式在國內暫時難以模仿,帶來更多的是融資模式創新的思考,有待政策配套和電力價格體系的完善。
上一篇:史上最全PPP項目操作手冊(完整珍藏版)
下一篇:融資租賃融資寒冬即將來臨,融資租賃ABS能否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