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合同無效怎么辦
近年來,融資租賃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合同關系需要用法律關系調整。因此,研究和探討融資租賃合同效力是形勢發展所需,也是人民法院正確審理這類案件,公正司法的前提。這對融資租賃業的進一步發展,達到既保證出租人的合法權益,又能保證承租人的合法權益,以促其經濟發展,維護金融租賃秩序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什么情況下融資租賃合同會被確認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52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規定)》對融資租賃合同無效作了如下規定:
(1)、出租人不具有從事融資租賃經營范圍的;
(2)、承租人與供貨人惡意串通,騙取出資人資金的;
(3)、以融資租賃合同形式規避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
(4)、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無效的。
融資租賃合同被認定無效怎么辦?
由于融資租賃合同有其他自身的特點,在作無效處理時,應慎重。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規定》第7條對無效融資租賃合同的處理作了明確規定:“融資租賃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該分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因承租人的過錯造成合同無效,出租人不要求返還租賃物的,租賃物可以不予返還;
(2)因出租人的過錯造成合同無效,承租人要求退還租賃物的,可以退還租賃物,如有損失,出租人應賠償相應損失;
(3)因雙方的共同過錯造成合同無效的,可以返還租賃物,并根據過錯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租賃物正在使用且發揮效益的,對租賃物是否返還,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述規定,充分考慮了融資租賃合同的特殊性,在具體處理時,既不是采取簡單的返還原則,而是根據造成無效合同的原因,租賃物件使用狀況,有無返還必要等因素作了靈活性的規定,目的在于盡量減少當事人的不必要的損失。在處理融資租賃合同無效時,還需注意的一個問題,既對名為融資租賃合同,實為借款的無效合同的處理,應按無效借款合同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
名為融資租賃實為借貸關系的案例
案例1:
原告某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簡稱租賃公司)將上海某餐飲管理公司(簡稱餐飲公司)及費某等作為被告訴至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原告訴稱:原告與被告餐飲公司簽訂了《租賃合同》,約定原告作為出租人以租賃方式向被告餐飲公司出租標的物即裝飾材料1批,被告費某等作為被告餐飲公司的保證人向原告提供連帶保證并簽訂了保證書,原告按被告餐飲公司請求向案外人購買標的物并交付被告后,被告餐飲公司自第11期租金(共計36期租金)開始出現逾期并一直未予支付,故請求解除《租賃合同》并由被告餐飲公司清償欠付租金及逾期付款違約金約合人民幣280萬元,被告費某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被告辯稱(案涉幾名被告委托了同一位代理人),訴爭租賃物依法不屬于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租賃物的范圍,涉案合同均由原告借雙方履行案外其他合同之機私自加蓋被告的公章而形成,名為融資租賃,實為詐騙,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裁判觀點】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餐飲公司為解決自身債務,通過與原告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的方式向原告融資,原告與被告餐飲公司及案外人簽訂的《買賣合同》系虛構的,本案中并不存在真實的買賣合同關系,原被告之間構成名為融資租賃實為民間借貸的法律關系,鑒于原告并非可從事經營性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其與被告餐飲公司簽訂的租賃及買賣合同系以合法形式掩蓋從事民間借貸業務這一非法目的,合同應屬無效。經向原告釋明本案法律關系的定性和效力問題,原告不同意變更訴請,故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例2:
甲租賃公司、乙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約定乙公司支付首付租金250萬元。同日,甲與乙公司、丙公司簽訂買賣合同,約定以550萬元價格購買A機械供乙公司承租使用,并同意將乙公司已支付給丙公司的550萬元貨款作為甲應支付的貨款抵扣,并由甲扣劃首期租金后歸還乙公司。后因乙公司拖欠租金,甲訴至法院。
審判:法院經審理認為,已查明乙公司使用的設備系其從他人處購買并使用多年,據此認定甲租賃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三方簽訂的買賣合同系虛構。甲租賃公司與乙公司之間構成名為融資租賃,實為借貸法律關系。鑒于甲租賃公司是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并非有權從事經營性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故依法認定其與乙公司之間的借貸行為無效。
解析:融資租賃合同關系的認定,應當根據《合同法》第237條的規定,結合標的物性質、價值、租金構成以及合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作綜合判斷。對于虛構租賃物、標的物低值高估、租金構成明顯與出租人資金成本、費用及利潤不符的情形,不宜認定為融資租賃合同關系。對于不能認定為融資租賃合同關系的,若不屬于《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可以按照其實際構成的有名合同(例如抵押借款合同等)所對應的法律規定認定合同效力及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
名為融資租賃實為合作關系案例:
2009年2月19日,開發區第一醫院與世康醫療設備公司簽訂《美國氬氦刀醫療科研合作協議書》一份,就氬氦刀腫瘤治療項目的科研技術合作達成協議,合同約定:雙方共同設立氬氦刀科研協作管理中心,雙方共同參與中心管理,甲方(世康醫療設備公司)提供氬氦刀設備,甲方收取開發區第一醫院30萬元設備保證金,協議簽訂之日起5日內,由乙方(開發區第一醫院)交甲方,本協議期內,每一例手術從氬氦刀收入中先扣除3000元用于歸還乙方的保證金,即當完成手術達100例時,乙方收回全部合作保證金30萬元。合同第二條第2項合作期限約定:本項目租賃時間為5年3個月,其中啟動期為3個月,租賃期自2009年2月19日起至2014年5月19日止。合同第三條成本和利潤的分配、支付約定,每例氬氦刀手術的收費暫按15000元標準執行;甲方按照氬氦刀的收費(15000元)從每例手術費中提取80%(12000元)作為該項目的運營費及合作費,乙方每例收取氬氦刀收費的20%;雙方賬務一月一清,乙方于次月10日前將甲方合作費支付到位,每逾期支付5天,甲方向乙方收取應付款額千分之五的滯納金。甲方負責設備的安裝調試及中心醫務人員的操作培訓,等等,乙方提供中心所需用房等等。
上述合同簽訂后,開發區第一醫院向世康醫療設備公司支付保證金30萬元。雙方因合作發生糾紛,開發區第一醫院曾將世康醫療設備公司訴至法院,雙方于2012年4月16日自行達成和解并簽訂“《美國氬氦刀醫療科研合作》補充協議”,第一條約定:“甲方(世康醫療設備公司)承諾將保證金余款于2012年12月31日前全部返還乙方(開發區第一醫院),如逾期返還,應按未退還保證金每日萬分之三向乙方支付違約金”。第二條約定,雙方于2009年2月19日簽訂的《美國氬氦刀醫療科研合作協議書》繼續履行,雙方賬目一月一清,乙方于次月十日將甲方費用(手術利潤分配)支付到甲方指定賬號,如逾期支付,應按應付款額每日萬分之三向甲方支付違約金。該協議簽訂后,開發區第一醫院向法院申請撤訴。世康醫療設備公司對保證金的返還義務未予履行。
裁判結果:
原審認為,雙方簽訂的《美國氬氦刀醫療科研合作協議書》及其補充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應當認真遵守。世康醫療設備公司未按約定返還保證金,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開發區第一醫院依據雙方補充協議要求世康醫療設備公司按每日萬分之三承擔未退還保證金的違約金,證據充分,應予支持。世康醫療設備公司關于雙方合同仍在履行期間,不同意返還保證金的抗辯意見,不符合雙方補充協議的約定,因此,該意見不予采納。
解析:
上訴人濟南世康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上訴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原審判決擅自改變案由,錯誤適用法律。原審法院兩次立案案由為融資租賃合同糾紛,雙方合同性質也是融資租賃合同,而一審法院以合作合同糾紛審理。
本案系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事實是由上訴人出資購買480萬元醫療設備供被上訴人使用,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支付租賃費,每月租金1.4萬元,上述事實有上訴人提交的發票證明。本案所涉及的30萬元保證金是為了保證被上訴人按時支付租賃費。自2009年2月19日至2013年10月19日,共計56個月租賃費78.4萬元,而被上訴人僅支付租賃費5.6萬元,尚欠72.8萬元。被上訴人在一審中提交其財務受理軟件中的有關記錄,不能證明其效力。
二審查明,本案醫療設備由上訴人管理控制,如被上訴人需要使用須提前通知上訴人,上訴人在被上訴人使用前將設備交由被上訴人使用;使用設備期間,上訴人指派相應工作人員協助被上訴人操作;使用完畢被上訴人將設備返還給上訴人。
另查明,上訴人在一審期間提交山東省商品銷售統一發票復印件一張,證明被上訴人曾于2009年6月20日支付上訴人5.6萬元租賃費,上訴人以此證明雙方系融資租賃合同關系。被上訴人以該發票系復印件為由不予質證。
上一篇:淺析車貸業務新模式:融資租賃、分期購車漸熱
下一篇:應收賬款質押應該注意的五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