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融資租賃風控人員心得,各大風險指導分析
汽車融資租賃在我國剛開始發展,尤其是幾家公司被資本市場看好,把全國主要地域市場都已經覆蓋,雖說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媒體爭相報道,但目前仍存在著各種法律風險問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汽車融資租賃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特征及其對業務處理的影響
汽車的融資租賃業務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個市場了,可是在我們國家仍然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近幾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新的政策,例如營改增政策,小汽車的進項稅額允許抵扣等等,政策出臺時間還不長,所以我們國家在小汽車融資租賃這塊的一些相關法律制度等還沒有得到完全的規范。各融資租賃企業參差不齊。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擁有車才覺得是擁有了自己的核心資產,而融資租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是在“付款開別人車的人”,特別是小汽車不像其他資產,它還涉及產權證的問題,產權證沒有過戶到承租方的名字,在某種意義上講不算是承租方真正的資產,但是如果先過戶給承租方的話,出租方又有資產損失的風險。這就是汽車融資租賃所特有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特點。所以針對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風險的防范。
汽車租賃也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經營租賃為一般租賃,產權為出租方所有,融資租賃為特殊租賃,由承租人按照自己的要求選擇相應的車輛,出租方購買后再出租給承租人,按月收取租金,租賃期滿后承租方可以以一個較小金額購買此資產或選擇退租等。
二、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目前存在的風險現狀
1.信用風險
承租方租賃車輛后,故意或者由于某種原因沒有按時或者全額支付租金,造成出租方無法如約收回車輛成本和相應利息收入。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違約風險。信用風險除了跟承租方自身的企業信用有關系之外,有時也跟出租方在授信時的主觀判斷有關。因為全社會的授信系統還未達到透明化,目前大多數融資租賃企業在進行承租方的授信審核時,往往只能憑借承租方出具的財務報表,銀行流水,各種證照和個人信用平臺進行審核,這種審核帶有主觀性,有可能會漏掉看不到的信用危險。
2.法律風險
由于我國的汽車融資租賃起步晚,相關的法律規范還不是很健全。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融資租賃的標的物出現問題時,應該有承租方負責維修和承擔相應責任。但是我國目前的交通法規與之還不能完全匹配,出現交通事故時,遇到承租方負擔不起賠款,或者酒后肇事,保險不理賠的情況下,受害人往往會牽扯到出租方,將出租方也作為共同被告,融資租賃企業可能會不得不支付相應的賠款或者承擔一定責任。
3.業務風險
筆者在曾就職的企業就遇到過人車失蹤的情況。不僅承租方失蹤,連帶標的物也失蹤。訴訟法律拿到裁決結果,由于無法找到人和車,致使法律判決也無法執行,出租企業也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在租賃開始時就配備上GPS或者其他先進的設備也許會有所改善。
三、影響汽車融資租賃業的風險管控的因素分析
1.授信或者征信系統
前面有提到信用風險跟承租方的自身信用和租賃企業的授信判斷有關。一個完整而透明的征信系統可以使融資租賃企業在授信時很容易對承租方的信用情況做出判斷,如是否有過違約,是否有過偷逃漏稅等等情況,而不是僅僅只憑對方出具的流水單等做出判斷,這樣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授信風險,從而也減少了承租方企業的違約風險。相反,如果系統不完善,那么主觀判斷的概率加大而有可能會導致不可預見的違約風險。
2.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的并與融資租賃業務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是使融資租賃業務達到有法可依的必要保障,才可以進一步推行有法必依,法律制度的健全可以使融資租賃業務的執行有統一的標準,在出現糾紛時可以使避免執法人員做出錯誤的判斷。如果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場可能會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象,這也不利于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汽車的融資租賃業務除了自身的配套法律外,由于其特殊性,還必須與交通法規、道路安全法規等結合起來。(小廣告來了;如果你想收購或者注冊全國融資租賃,保理,資產類,金融類,區塊鏈公司,基金類牌照就聯系吳毅17603065151再不買就買不了啦)
3.業務特征
業務風險與企業的初始投入有關。汽車融資租賃企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將定位系統,追蹤系統等配套完善,配套越先進,人車失蹤等出現的風險就會越低,也有利于企業第一時間找回資產。反之則會加大資產丟失的不確定性。當然設備的配置也需要一定的成本,需要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衡量。
四、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風險管控的對策建議
1.完善企業催收系統
按時催收,積極更新客戶的相關信息,這也基于有一個良好的催收系統,企業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對客戶進行評級,依據級別設置逾期租金的催收提醒。例行性催收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法律催收函等方式。
2.完善汽車融資租賃的法律和法規
之前所述的狀況在近幾年的法律實踐中得到很大的進步。國務院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31條明確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者對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融資租賃企業遇到此類事情應該積極地向法院申訴,應該絕大部分都能得到合理合法的判決,從而維護融資租賃企業的合法權益。
3.應該建立完善透明的征信系統
首先,國外的融資企業之所以做得這么好,得益于他們有一套完整的征信體系。他們可以很容易地運用此系統來獲得承租方的所有信用信息。我國目前還達不到這種程度,某些違約人信用違約后也沒有進行相關的處罰,所以某些違約人可以無所顧忌的進行違約。但是筆者看到,近幾年來國家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對違約人進行公示,列入黑名單等,也一定程度的限制了違約人的行為。其次,筆者認為,承租方之所以違約是因為他們之前所付的保證金未達到讓他們“肉痛”的程度。所以融資租賃企業在對某些存在違約風險的承租方進行征信時可以適當提高保證金金額,這個也可以對違約行為有所幫助。最后,融資租賃企業在授信時不能只是憑借對方出具的信息來進行判斷,而應該實地地進行考察和詢問,以自己親眼所見加以判斷。
4.加強先進管理設備的配置
針對業務風險,我們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采用先進的管理手段來強化管理,如在每臺車輛上配備多臺先進的GPS定位系統,能及時獲取車輛信息,或者結合各路口的監控設備配備追蹤系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車失蹤的概率,對控制這一部分的風險有所幫助。
五、結論
本文分別從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業務風險這三個方面闡述了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所存在的風險現狀,分析了這幾個風險對融資租賃業務的影響,提出了對應的改善建議,如按時催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透明的征信系統,安裝先進的設備系統等等。在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上,新車、二手車融資租賃滲透率均在70%左右。中國汽車融資租賃率則整體較低,新車僅在15%左右,而二手車更低,大概在5%以內。盡管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具有很大的優勢,但由于存在信用、法律、征信系統不完善等風險因素,使其融資租賃企業不能完全放開手腳推動其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建立完整健全的征信體系,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融資租賃企業也要從自身減少操作風險,從而保證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健康蓬勃發展。
來源:融資租賃大本營
上一篇:分布式光伏屋頂融資租賃十大法律風險解析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汽車以租代購藍海已現